南京大学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工作办公室党支部党员参观南京大学教职工书画摄影雕塑艺术展

发布者:宗灵儿发布时间:2022-09-09浏览次数:127

    

2022年9月7日中午,南京大学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工作办公室党支部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观“抒家国情怀 续百廿华章”南京大学教职工书画摄影雕塑艺术展。

本次展览由校党委宣传部、工会、博物馆、艺术学院共同主办,校庆办支持,教职工书画学会、摄影学会协办,共展出书画作品57件、摄影作品69件、雕塑作品5件。展出作品均由南京大学教职工创作,重在展现祖国的壮美河山、校园的美丽景观以及师生的昂扬风貌,抒发南京大学广大师生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的家国情怀。



此次参观学习,涵养了党员的家国情怀,激发了党员的使命担当,引导党员自觉肩负起时代重任,在新的伟大征程上砥砺奋行。



部分党员代表观展体会: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我深刻感受到我校教职工把美育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一幅幅作品,书写着南大人的精气神,书写着南大人的家国情怀。我看到‘嚼得菜根香,百事皆可为’的书法作品,深受触动。这句话意思是 ‘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练才能获得’。《菜根谭》中写道:‘宁谢纷华,而甘澹泊,遗个清名在乾坤。’世人都该有些‘菜根精神’,宁与菜根为乐,不慕奢靡荣华,宁静淡泊,方留清名,这小小的菜根之中蕴含着做人为官的大道。不仅是干事创业要有这股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同时,在廉政方面,也要有这种‘菜根精神’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作为党员的我们要一心为公,奉献自我。无论何时,都须‘菜根精神’,筑牢思想堤坝,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如此方能百事可为。”

——党员汤扬 

“本次参观的展品均为我校教职工创作,教职工们以笔墨寄情,以镜头抒怀,以雕塑言志,充分彰显了广大教职工了解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毅力,全面展示了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积极营造崇德尚艺、开拓创新校园文化氛围的工作成果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多样,精彩纷呈、百花齐放。

提供作品的老师,我在平常工作中很多都有接触,他们普通的外表却饱含深厚的艺术修养,这是让我颇有感触的一点。另外,这些展品中,绘画作品笔歌墨舞,妙笔生花,警句绝妙,品位高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恣意潇洒,硬笔书法图文结合、颇具新意;摄影作品妙手偶得,老师们用镜头对焦校园里触手可得的浪漫、夕阳下校区的明暗变幻、暖秋的萌宠驾到、冬雪下的光影交错、自然雕塑的奇妙雪景……快门定格了蕴藏在大家心底对学校的热爱。每一幅作品的的背后,都代表着热爱、创意和对美的感悟,是对世界的观察,是对美好生活画面的记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断涵养自身艺术修养,从对事物之美的追求,不断延伸到对美好生活的创造,为美好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党员蒋海云 

“此次参观,一幅名为《同学》的油画作品引起了我的关注,画面的中心是两名穿着毕业服的女学生,在她们身后的背景,是七位办学早期的女学生的合影,穿越百年,横跨世纪,作品的精妙设计使得两代人能有机会同框。

不忘历史,方能不负将来。南京大学缘起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正式更名为南京大学。这幅作品,将南大百年的办学历史做了完美的诠释和衔接,也提醒和激励着我们这些共产党员,牢记总书记嘱托,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让青春之花在建设“第一个南大”的伟大征程中忘我绽放!”

——党员余文超

“本次参观,让我颇有感触的是书法作品《白饭道德,黄金时间》。我一开始不知道“白饭道德”是什么意思,后来查了一下,意思是“道德要像白饭一样简单纯朴”。这句话是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说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觉得我应该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路上,始终践行这个信念,坚持自我,坚守初心,日积月累的提高政治素养,修炼道德品行;而对待时间要像对待黄金一样珍惜,分秒必争。善良不是白纸一样的天赋,而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在看到人性以后的主动选择。心善,能化解仇恨,心宽,能容下万事。珍惜时间,可以让生命变得更有价值,专注工作,认真提升自己,不必说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过,但可以把这段时间当作人生中最后一段时间来珍惜,拼命绽放。希望自己能够时时刻刻做到这8个字。”

——入党积极分子吴蓉